这都可以(海角原创最新封神)海角披风少年爱妈妈酒店,《长江丛刊》作品大观(散文) ▏宋 丹:接父亲回家,海角社区妈妈生日蛋糕制作,在线电影,

接父亲回家

一大早,晓峰的姐姐用瓷碗蒸了两个鸡蛋。她特意没给太多水,这样蒸出来的鸡蛋就比较干,且表面微微凸起,看上去很有些蛋糕的模样。她别出心裁地把胡萝卜切成又窄又薄的小片片,在蒸蛋上摆出“八十”的字样。一个颇具创意的“生日蛋糕”就制成了。晓峰的姐姐给它拍了照片,发到家庭群里。而晓峰正在汉阳医院陪护海角论谈父亲——父亲刚刚用过早餐,靠在床上休息。老人头发稀疏,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无神。大半个脸被呼吸面罩盖住,急促的呼吸让面罩的橡胶皮鼓起又收缩……晓峰看看表,离医生查房还有段时间,就到卫生间洗手。晓峰边洗边默念“七步洗手法”,用纸巾擦干手,掏出手机喷上酒精消毒,然后回到父亲床边准备翻看新闻。这时听到手机“海角论谈叮咚”一声响,打开微信,就看到了姐姐发的照片。晓峰并没意识到姐姐制作的“蛋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觉得很有意思,就递给父亲看。“几号?”父亲眯缝着眼有气无力地问。由于隔着呼吸面罩,父亲的声音显得更加模糊不清。“1月30号。”晓峰回答。“农历。”父亲有些急,激剧地咳嗽起来。然而,并没有痰。晓峰想了想海角论谈,想不起来。他知道眼下是在春节期间,可这个春节啊,过得哪有一丝半点儿节的味道?又哪有心思去关心过到了节的哪一天?他用手机查了查,说:“正月初六。”“你妈的生日。”父亲说,他做了个手势,要晓峰把床再摇高点。“干什么?要去卫生间?”晓峰问。父亲摇摇头,指了指晓峰的手机。晓峰明白了,父亲是要给母亲打电话。海角论谈晓峰蹲下身子轻轻摇,床背像高射炮的炮筒缓缓升起。父亲双手撑床,用力挺着腰背,想把身子坐直。但这个在平时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却始终无法完成。他放弃了努力,颓然倒在床背上,沮丧地看着晓峰。晓峰张开双臂,拦腰合围抱着父亲,把他的身子扳直。父亲本就瘦弱,这才半个月时间,体重又轻了不少,即便他不能配合海角论谈晓峰的动作,晓峰也没费太大力气。晓峰拿起手机要拨号,父亲摆摆手制止了他。父亲把手放到呼吸面罩上,要将面罩取下来。晓峰说不行。父亲很生气,用力拉。晓峰无奈地摇摇头,帮他取下面罩。父亲静静地坐着,慢慢调整气息,积蓄力量。他觉得大概好一些了,扭头看向晓峰,点了点头。晓峰拨通母亲的电话,说爸要跟您说话,然后海角论谈将电话交给父亲。父亲又定了定神,再积蓄力量,对着话筒大声说,生日快乐!这四个字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发音清晰,中气十足。母亲在电话里讲了什么,晓峰不知道,只听父亲说,嗯嗯,我很好,你们都要好!说完,父亲急急挂断电话,双手无力地垂下来,手机丢到被子上,脸已憋成酱紫色……二晓峰的姐姐和母亲在家里“对峙”。海角论谈姐姐精心制作的生日蛋糕,母亲坚决不吃。“你爸还在医院住院,我哪有心思过生日!”母亲说。“我费力做了一场,您总得给点面子撒。”姐姐撒着娇,把手机递给母亲看,“群里都在祝您生日快乐呢,哟,还有红包!”“都不讲良心!”母亲板着脸,把手机推开。“妈,您这就冤枉我们了啊。”姐姐装作很委屈,“爸的病要治,你的生海角论谈日也要过啊。怎么就不讲良心了?”母亲叹口气。“你爸住院有半个月了吧?”隔一会儿,母亲问。“嗯,爸是1月15日去的医院。前列腺炎,老毛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姐姐说。“85岁,也算高寿……”母亲喃喃自语,“唉,你爸这次怕是回不来了……”“妈,您瞎说什么呢?!”姐姐跺脚道。母亲低着头抹眼泪,不再做声。晓峰海角论谈的姐姐也躲到卫生间抹眼泪。她心乱如麻:父亲于1月13日开始发热,小便解不出来。15日,他提一个小包独自走进汉阳医院,医生诊断为前列腺发炎,收治入院。此后,一直高烧不退。1月20日,CT检查显示父亲肺部感染,转入呼吸内科病房。1月24日确诊为新冠肺炎——那一天,是大年三十。往年的大年三十该多么热闹啊,海角论谈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饭,看春晚,发红包,致祝福,欢快祥和,其乐融融……哪像今年,武汉封城,父亲确诊,一大家11口人被分割在6个地方,年夜饭没了,更无心看春晚,无心调笑嬉闹,家庭群里,悄无声息……父亲的来电打破了僵局。母亲听父亲说话声音洪亮,心情好多了。姐姐乘机哄母亲把蛋糕吃下。“妈,看一下电视吧?海角论谈”吃完蛋糕,姐姐说。母亲摇头。这让晓峰的姐姐大惑不解,看电视曾经是母亲唯一的消遣,可自打武汉封城以后,母亲再也不看电视。好几次她担心母亲无聊,提议要打开电视,母亲总是抿着嘴,咬着牙,使劲地摇头。谜团在数日后解开。那天,晓峰的姐姐刷微信,看到一则消息,是关于解放军星夜驰援武汉的。姐姐告诉了母亲。她只是海角论谈随口说说罢了,没当多大个事儿。这些日子,手机上满是各地医疗队援汉的消息。没想到母亲听后眼睛一亮,一直紧绷的脸松弛下来,说,我要看电视。从不知政治为何物的母亲竟然看了新闻联播。当她看到解放军在机场整装待发的画面时,裂开嘴笑了,说,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对于人民子弟兵的无比信任,是晓峰的父母那一辈人特海角论谈有的情感!姐姐这才恍然大悟,一直以来,母亲是害怕看电视啊!电视里每天不间断播放关于新冠肺炎的新闻,那一个个连日暴增的数字、那一幅幅紧张悲催的画面,无不让人心惊肉跳。虽然他们从未对母亲讲父亲确诊的事,母亲也不曾问过。但精明的母亲一定感觉到了,只是双方都在刻意回避,不去点破罢了……姐弟三人只能眼见母亲整海角论谈日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很少吃东西,面颊一天天凹下去,忧心忡忡,却无能为力……这以后,母亲精神明显好转,饭量增加,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走路也轻快起来。2月1日,晓峰和老弟接到医生通知,市里决定腾空汉阳医院,所有在院病人都要转入相关定点医院。“你父亲将转到金银潭医院,接病人的车马上就到,请做好准备。”海角论谈这个消息,让兄弟俩喜忧参半。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传染病专科医院,仪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近期又有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及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医疗队千余名医护人员驰援进驻,其中不乏国内一流专家。所以,他们相信,父亲到金银潭医院后能够得到更加专业、有效的治疗,这是可喜的。忧的是,同时患有前列腺炎的父亲身上海角论谈插着尿管,行动极其不便;手又抖得厉害——吃饭时,一双筷子便在碗里乱戳,敲得瓷碗叮叮作响,就像节奏急促而混乱的打击乐,饭菜吃不到嘴里,还弄得满铺盖都是——住院期间,父亲的一日三餐都由姐弟三人喂食。到金银潭医院后,父亲将接受完全隔离的治疗,那么,父亲的吃喝拉撒谁来护理?没有他们在身边,父亲会不会觉得孤独海角论谈无助?还有,父亲会不会同意转院,他们又该怎样跟父亲解释?在这之前,他们从未明确告知父亲他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事。兄弟俩犹豫着。“直接说吧。你说。”眼看时间不等人,老弟下了决心。晓峰点点头,走到父亲床头。“爸,跟您说个事儿。”晓峰小心翼翼地说。“你讲。”父亲微闭着眼半靠在床上,听见晓峰说话,把眼睁开,扭海角论谈头看向晓峰。“医生说要转院。”晓峰观察着父亲的表情。“什么时候?”父亲的平静超乎晓峰的意料,仿佛他早已做好了准备。晓峰心里一疼。“马上。”“好。”父亲侧了侧身子,要起来。“别慌,等车来。”老弟赶紧上前,把父亲的身子扶正,同时拢了拢被角。父亲畏寒,肩头不能露在外面。“爸,到了那里,您要听医生的话。”晓海角论谈峰想着父亲即将独自面对一切,鼻子发酸,又叮嘱道。“嗯。”父亲点点头,乖巧得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爸,有一点您一定要记住。”晓峰还是不放心,“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要找护士帮忙。不舒服也要跟护士讲,不要硬撑着。万一摔着碰着,可不是闹着玩的……”父亲紧闭着眼,没回应晓峰的话,也不知他听进去没。晓峰滔滔不绝海角论谈地说着,父亲突然问:“你妈和你姐呢,还好吧?”“都好,您放心。”晓峰愣了一下,老弟已抢先回答。自父亲住院以来,一直是晓峰姐弟三人轮流护理父亲,且姐姐付出更多。父亲确诊为新冠肺炎后,姐姐心急火燎,加上长期疲劳作战,竟然发起烧来。兄弟俩再也不敢让姐姐到医院。姐姐发烧的事兄弟俩没有告诉父亲,但一直坚守在医海角论谈院的姐姐突然几天不露面,父亲不会不觉得异常。至于母亲,父亲每天都要问一声是否安好的。“唉,活到最后,成了家里的罪人。”父亲不做声,好半天,突然喃喃自语。“瞎说什么呢,什么罪人?”晓峰和老弟说。父亲摇摇头,不说话,眼角滚下一滴泪珠。一晃,父亲转入金银潭医院已10多天。这期间,姐弟三人隔天会给父亲打电海角论谈话。只是,父亲这两年听力急遽下降,如今又戴着呼吸机,听不太清他们说话,往往他们问东,父亲答西。所以每次与父亲的通话,不过是电话两头的人自说自话而已。但他们还是坚持打。他们要从父亲的声音里,判断父亲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要让父亲知道,家里人都关心着他,他不是一个人在与病魔作斗争。更多的关于父亲的信息来自海角论谈于父亲的管床医生。管床医生姓王,晓峰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没见过面,但从电话里,感觉她是一位温和、善良、有责任心的中年女性。她差不多每隔两三天就要与晓峰通一次电话,介绍晓峰父亲的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等。从王医生那里,晓峰了解到:父亲肺部炎症没有明显好转;指血氧饱和度在高流氧状态仍不到90;患有多种基础性疾海角论谈病,预后不太好;近来情绪比较低落,食欲不佳;有次自己爬起来上厕所,差点摔倒……“那怎么办?”晓峰很焦急。“这个病,主要靠自身免疫力,精神状态很重要……要多打电话……”“电话经常打。可他不听啊,耳朵也不好……”“那就写信。很多家属给病人写信,效果很好……”王医生建议。姐弟三人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商议由晓海角论谈峰来执笔。“就是跟老爸聊聊天嘛,用书信的方式。”姐姐在微信里说,后面还加了个“微笑”的表情。晓峰会心地一笑,眼前闪回出这样一组镜头:夕阳下,暑气渐消。一条蜿蜒的乡间小路,路边有农田和池塘;路的尽头,是一条小河,河畔柳树成行。一对父子在小路上散步。父亲约摸四十来岁,身材高大魁梧;儿子只有十来岁,瘦瘦精海角论谈精。他们边走边兴奋地聊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辩,时而蹙眉凝思,时而开怀大笑……这对父子,当然是晓峰和他父亲。孩童时期,父亲就是通过这种平等的、散步聊天的方式,教给晓峰知识与人生的道理。那一个个场景,每次回忆起来,总让晓峰感到温馨,脸上禁不住浮出笑容。“爸:”晓峰微笑着,提笔写道。但他刚写了一个字,眉头就海角论谈紧蹙起来,手中的笔如有千钧。他的思绪,再一次游离开去。有多久没给父亲写信了呢?曾经,他和父亲间的通信是热烈而频繁的啊!那是初中毕业后,晓峰到武昌县读师范,当时交通不便,他极少回家,父亲便改用笔谈,亦即书信的方式,与他聊天。晓峰的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显然很懂得因势利导并对子女在不海角论谈同的年龄段施以不同的教育。晓峰读师范时,刚满15岁,年纪尚小且初次离开父母,对陌生环境颇不适应,内心惶恐,时时想家,这个阶段父亲给晓峰的信,便多以生活上的关照为主,凡衣食住行,莫不细致入微,反复叮咛;待到二三年级,则多谈人生、理想、治学,强调做人需堂堂正正,为学需痴迷坚韧,行事需脚踏实地。晓峰至今保海角论谈存着父亲写给他的所有书信,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对自己的人生仍有指导意义。父亲走后,当他再次翻阅这些信件时,有了新发现:父亲写信,多用毛笔,一纸行楷,筋力老健,颇有风骨;偶有用钢笔写的,则歪歪扭扭,字迹混乱,显然是手抖的缘故。父亲手抖的毛病,在晓峰印象中,有10多年了。而且,父亲的手抖有个很奇特的现象,海角论谈即是手握毛笔稳而有力,而握钢笔则抖动不止。晓峰无法解释其中的缘由,但推测父亲的手抖,是年纪大的缘故。现在看来,父亲的这个毛病,至迟在中年时期就有了,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愈发严重。读师范期间,对于父亲的来信,晓峰都是回复了的,且有时会主动给父亲写信。这从父亲给他的信中可以寻到线索。只是,写给父亲的信都海角论谈不曾保留,信中他对父亲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至少证明,那时他与父亲的书信交流,是顺畅、轻松而愉快的,一如他们在乡间小路上的散步聊天。参加工作以后,父子间交流渐少,责任在晓峰。父亲一定是有话要说的,尤其是晓峰调至武汉的某个市直机关且担任了一点小小的职务后,父亲更是担心晓峰走歪路,每有家庭聚会,不免要海角论谈告诫一番。这种谈话显然难以轻松,总是把餐桌的氛围搞得很紧张。而作为告诫对象的晓峰,往往又心不在焉,甚至显现出不耐烦——所以,每次谈话,都是父亲欲言又止,旁敲侧击,终至半途而废。几番下来,父亲便重新祭出“笔谈”的法宝,把要说的话写进信里——“人老了,不免唠叨,望儿不厌其絮琐。”信的主题也是永恒的:“望海角论谈儿做到独善其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段时间父亲写的信,晓峰都读了,且收藏了,但没有回复,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反馈。在晓峰看来,父亲的想法离这个时代隔得太远,他那一套马列式说辞酸腐而陈旧。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能够说什么呢?对此,想必父亲非常失望吧?“我老了,再也管不着你们了。”偶尔,海角论谈父亲哀叹。他再也不给晓峰写信。父子间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就此终结。“哥,你磨唧什么呢?快写啊!”老弟的声音把晓峰的思绪拉回来。他想了想,决定捡紧要的写。

爸:

您一定要坚强,配合医生做好治疗,有困难找护士。妈妈很担心您,盼望您早日回家。

写完他把信递给老弟看。老弟说,就这些?太简单了!“不能太长。长了老爸海角论谈看得累。”晓峰解释。“爸一生为人自持,性格刚强,生怕麻烦别人。但他现在生活不能自理,没有护士帮助,吃喝拉撒都成问题。那句‘有困难找护士’太简单了,要再强调一下。”老弟说。晓峰想了想,又写:非常时期,儿等不能环侍您的左右,实为无奈之举。现在金银潭医院的医生护士就是您的亲人,他们会竭尽全力照顾您。我们知海角论谈道您一向怕麻烦别人,但您想过没有,小的事情如果不跟护士讲,不寻求帮助,则可能酿成大的祸患。到时不仅您吃亏,也会让医生护士更受其累吧?这一定非您所愿。老弟点头认可。晓峰把信发给姐姐看。姐姐提出,要帮助父亲解心结、树信心。晓峰又写:

爸,肺炎感染并不可怕。医生说您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要不多久,就可以出院呢海角论谈

我们都很好,妈妈也很好。盼望您早日康复,一家人团聚一起,其乐融融。

信末落款署姐弟三人的名字。信送到住院大楼的门口,写上父亲的姓名、楼层、床号,由“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转交。在后来的电话中,父亲说他收到了信。“我听话,好好治疗。”他在电话里说。父亲的病情似乎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2月19日下午,他分别海角论谈给晓峰的妈妈、姐姐、老弟及晓峰打了电话,问每一个小家庭每一个人的情况,听到他们回答都好时,父亲说,那就好,那就好!他说话的声音洪亮,语调轻松,好像卸下了千钧重担。晓峰姐弟三人觉得,这是那封信收到的效果。五晓峰的手头保存了一份2020年2月22日的《长江日报》,上面登载了如下消息:1、习近平主持中共中海角论谈央政治局会议: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2、陈一新督导检查方舱医院、隔离点:建好方舱医院是为了更好治病救人。3、王忠林再度暗访社区封控管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4、40家机构同时开工,日均检测量达1.4万份:武汉市核酸检测存量全面清零。5、新增出院数首海角论谈超新增确诊数,空余床位增多。……显然,武汉的疫情防控已走过了最初的慌乱与无序,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不出意外的话,在不久的将来,疫情终将得到控制,等到春暖花开时节,人们将走出封闭的小区,自由拥抱大自然。然而,这一切,晓峰的父亲看不到了。就在这一天,晓峰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新型冠状病毒,这个阴险、狡海角论谈诈、凶狠的病毒,在武汉已经看到抗疫胜利的曙光的时候,残酷地、无情地夺走了这位八十五岁老人的生命。一切来得那么突然。2月20日上午,晓峰的父亲因血氧饱和度一直徘徊在80左右升不上来,转入重症监护室。2月22日下午四时半,晓峰接到重症监护室通知,父亲于下午4时15分心跳、呼吸骤停,正在实施抢救。最担心、海角论谈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晓峰举着手机呆呆地定在那里,面色煞白。半个小时后,医生再次给他打电话,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没把人留住……晓峰眼前一黑。他的世界崩塌了。六父亲就这样走了。走时,子女、家属都不在身边,孤单,寂寞,没有告别……在父亲走后居家隔离的日子,晓峰和老弟每念及此,就痛心不已。他们想到了海角论谈送父亲去金银潭医院的那个夜晚。那天晚上十点多钟才到金银潭医院。这里地处郊区,黑暗中几栋孤零零的楼耸立在院落里。晓峰和老弟搀扶父亲下了车,准备送他去病房。一名穿防护服的中年女子像门神一样守在住院部大楼前,“里面是感染区,不能进。”她说。“我父亲行走不便。”兄弟俩解释。“有人下来接的。”她又说。兄弟俩停海角论谈下来,她让他们退后。他们远远地看着父亲。父亲靠着墙,身形瘦弱,薄得像一张纸,仿佛一阵风就会吹倒。这曾经是我们的山啊,那样高大、魁梧、身姿挺拔——兄弟俩不由黯然神伤。父亲扭头看着他们,眼里满是不舍、无奈与无助。他嘴唇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没张开口。过不久,一名男子从楼里走出来,喊晓峰父亲的名字。海角论谈父亲应了一声,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低声说着什么。随后,他从楼道里推出一辆轮椅,父亲艰难地挪动着身子,想自己坐上去。但这个动作对他来说,实在是高难度的,他趔趄了一下,几乎摔倒。晓峰和老弟一惊,急奔上前,立刻被中年女子喝止。男子伸手扶住晓峰的父亲,又喊中年女子帮忙,一起把父亲搬上轮椅。男子推着轮椅往里走海角论谈,进到楼内,父亲又回头看兄弟俩一眼……这是父子三人最后的凝望。这一望,即是告别。一别成永远。“早知道这样,那天该好好陪陪爸。”老弟懊悔地跟晓峰说。晓峰还想到了父亲在2月19日打的那一通电话。由此他相信,父亲对自己的离世是有预感的。他抓住了生命中自己还能把握的仅有的时光,攒足力气,给家人打了最后的电话海角论谈。是的,那不是回光返照,那所谓的“声音洪亮”,是父亲刻意“做”出来的,为此,他耗费了所有的精力。那天,父亲在听说全家都安好时,如释重负地说了两遍“那就好”。这句“那就好,那就好”,成为他留给家人最后的话。他是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眷念走的啊!七清晨六点半,晓峰举着伞走出家门。豆大的雨点密集地敲打在伞面上,海角论谈让伞变得沉重。一阵风吹来,呼地把伞掀起,扯得他接连后退几步,雨点砸在面颊上,又冷又疼。他恼怒地爆了句粗口,使劲稳住伞,同时拢一拢外套,把自己包紧。经过小区门口,志愿者从帐篷里出来给他量了体温,验看了健康码,这才放行。路边,一辆黑色CRV眨着眼,他拉开车门坐进去,跺着脚说,好冷,好冷。老弟没理会他,对海角论谈驾车的外甥说,不早了,走吧。汽车在空旷的大街上悄无声息地向前疾驶,就像行进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又抑或,城市还在睡梦中没有苏醒。平常这个时间,街头早已喧闹起来,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马路上,汽车排成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电动车在汽车的夹缝里叫嚣着左冲右突,蜿蜒蛇形;骑自行车的最为狼狈,他们的非机动车道被海角论谈占,只好摇着铃铛跑到马路当中,摇摇晃晃间险象环生。路边的小吃店、早点摊聚满了人,食客们或坐或站,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开始了一天的幸福时光……那该是多么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气息啊!可是,自打1月23日封城以来,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就进入冬眠,静止,凝固,空阔,寂寥,了无生气,一如眼前所见。这海角论谈一天,是2020年3月27日,晓峰的父亲离世的第35天。他和老弟带着外甥去接父亲回家。七时许到汉口殡仪馆,雨依旧缠绵地下着。工作人员在接待大厅门前搭起雨棚,长长的一溜,蜿蜒着,像送别的长亭。是的,这里本是送别的地方,是生者与逝者的最后告别地。然而,今天,所有的来人不是为了告别,而是为了迎接,迎接孤独海角论谈地待在那黑色暗格里的逝去的亲人。人们簇拥在雨棚下,手里拿着待验的资料,跟着队伍缓缓向前移动,表情木然,沉默无语。两个小时后,晓峰抱着骨灰盒来到3号厅的骨灰领取窗口。工作人员在桌上铺了一块黄色金丝边的红绸布,再把骨灰盒搬到红绸布上摆正。他问了晓峰父亲的姓名,转身去取骨灰。不久,他捧着一个鼓鼓的黑色绸布海角论谈袋子过来。“这里面,装着我父亲么?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就化作了一捧灰呢?”看着漆黑的布袋,晓峰不觉悲从中来,眼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滚。工作人员要将骨灰放进盒中,晓峰说别忙!他抢过骨灰抱在怀里。“爸,您答应过我们要好好治疗的啊,怎么说话不算话呢?”手捧父亲的骨灰,晓峰喉头哽咽,欲哭无声。老弟也眼角湿润,海角论谈他抹了抹眼睛,轻声说,哥,让爸安歇吧!晓峰定一定神,把骨灰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双手接过,轻轻放入白色大理石骨灰盒,盖上盒盖,揭起红色绸布,对角系好,再捋一捋,让绸布平整些,他后退一步,对着骨灰盒鞠一躬,然后双手捧起骨灰盒递给晓峰。晓峰把骨灰盒抱在怀里,说,爸,我们回家。眼泪再也禁不住,哗啦啦地流淌海角论谈下来。八兄弟俩把父亲安葬在汉阳的扁担山公墓。因为这个公墓,这一带的地名叫做“永安堂”。墓地背依巍巍青山,前方了无遮拦,据说,这样的地形,风水不错。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葬礼”,只有三个人参加,没有鞭炮鸣响,没有香烛缭绕,没有纸钱纷飞,只有父亲写下的那本薄薄的《记忆》作为陪葬,只有一片片菊花花瓣海角论谈纷纷洒落在冰冷的墓石上。爸,您安息吧。我们会经常来看您。兄弟俩带着外甥跪地叩首,默默祷告……九4月4日,清明节。上午10时,晓峰坐车行进在沿江大道上。车来车往。这是封城73天后的武汉,已然渐渐苏醒。突然,防空警报拉响,凄厉呜咽;路口所有方向的信号灯都变成红色,奔跑的车辆全部停下,喇叭齐鸣;隔着防洪墙海角论谈,传来轮船的汽笛声,悠长,厚重。晓峰下了车,站在路边,垂首默哀。周边也有不少人走下车来,连同行人一起,驻足默哀。整整三分钟。爸,您看到了吗,武汉,这座渐已解封的城市,现在为您,为所有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再次停滞三分钟。不仅是武汉,在北京、上海、广州,在雪域高原,在琼崖海角,在中国所有的城市和乡村,同海角论谈样的场景在呈现。天安门下半旗,新华门下半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驻外使领馆都下了半旗……这是以国家的名义,为一个公共卫生事件的逝者举行的祭奠活动。这一刻,江水呜咽,山川悲鸣,亿万同胞泪飞如雨。爸,您孤独地离去,“葬礼”又是那样的简单,现在有了这个国家的仪式,您在天之灵,能够得到一些慰藉吗?爸,愿您安息海角论谈!在另一个世界,再无病痛!

宋丹

宋丹,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天乐道骑行团团长。骑行过川藏线、丙察察线、青海湖、太行山、大别山、武陵山等,徒步墨脱。作品散见于《长江丛刊》《幸福》《武汉作家》《琴台》等刊物。著有长篇散文《线飘札记》《从横断山到喜马拉雅——藏南纪行》。      

本文原载《长江丛刊》2020年6月/上海角论谈

《长江丛刊》购刊网店

请长按二维码打开微店小程序

联系电话:027-68880621

联  系 人: 方老师

邮发代号:38-531

投稿邮箱:

评      论:cjckwxxl@163.com

文学作品:cjckswzp@126.com

admin
1787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